发表时间: 2024-12-20 18:22
阿尔兹海默症,又被叫做老年痴呆,它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悄然改变着患者的认知世界。
最初,患者可能只是偶尔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,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,各种问题和弊端都会随之暴露出来。
不仅会给患者本身带来巨大的痛苦,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
对于这种疾病,目前的医疗手段还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治疗办法。
不过就在12月18日,有一批新的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药剂被审批入国,这是什么药呢,它的疗效如何呢?
阿尔兹海默症这个名字听着绕口,但是在我国并不是什么罕见病,它还有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,就是“老年痴呆”。
近年来,我国老年痴呆的人数不断上升。因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,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,老年痴呆的人数也不断上升。
而且阿尔兹海默症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治疗方案,因此随着人数的增加,阿尔兹海默症的死亡率也逐步提升。
据《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2》显示,早在2019年,我国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就已经达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,足足有1300万人。
1990年,阿尔兹海默症被列为居民死亡的第十大原因,到2019年,它已经被列为了第五大原因。在短短二十年间,该病上升了五个位次。
全球范围内,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预估也不乐观。有专家预测,到2050年,全球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人数可能会高达1.5亿。
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,现在的医学技术还不能给出一个完美的解释。医学界众说纷纭,大部分都围绕着“β淀粉样蛋白”理论进行。
淀粉样蛋白是20世纪,德国的一位病理学家的发现的。
他通过解剖一位捐献自己遗体、用于科学研究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大脑,在里面发现了一块不同寻常的斑块。
经过分析,这个斑块的主要成分就是“β淀粉样蛋白”,淀粉样蛋白不是外界形成的,而是身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蛋白质。
这种蛋白质凝聚在一起会形成一种特别的淀粉样斑块,这种斑块的堆积可能会影响到大脑的正常运转。
也是由此,学术界将淀粉样蛋白作为研究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导向,希望通过对此蛋白的分析,找出解决阿尔兹海默症的办法。
不过对于淀粉样蛋白,学术界后来又有了新的声音,他们认为这篇关键论文背后存在着学术不端的问题,并且质疑β淀粉样蛋白可能不是诱因,而是一种病理的症状表现。
虽然如此,但是在淀粉样蛋白的研究中我们还是发现,它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有着一定的成效作用。
就在12月18日,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一款新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药品——记能达的上市。
不过,该药品于7月份,也就是5个月前,已在美国首先获批。
这款药品是专门针对淀粉样蛋白研发的,不过与传统的吞咽方式不一样,它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向身体输送药物的,每四周注射一次。
不仅如此,如果是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患者,疾病进展的风险甚至可以在18个月内最高降低39%。
记能达的初心就是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时间,尽可能保持患者的清醒,让他们能够有更多时间,去完成自己想做还来不及做的事情,这是记能达的产品代表人所说的初衷。
从数据上看,记能达确实做到了这一点,不少患者家属都反映,使用此药品后,患者患病程度得到了一定的减轻。
不过记能达也只作为一种延缓疾病发展的药品出现,它还是不能根治阿尔兹海默症。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路上,我们任重道远。
那市面上之前都没有出现过,可以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的药剂吗?
就像上文提到的,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的成因,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结果。
最常见的对于成因的解释是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造成的疾病,因此许多药剂和手术都是针对这两个展开的。
但是按照目前的治疗手段,我们所掌握的单克隆抗体虽然可以完全清除掉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,但是只能针对早期的患者,到了晚期还是没有办法。
目前国内比较热门的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方法,是一种名为脑淋巴引流的手术。
在刚刚出现时,有人打包票说,这个手术甚至可以让晚期的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痊愈。
这个噱头一打出来,顿时吸引了不少病人及其家属的青睐。但是这个手术真的会有它描述的这么有效吗?
首先,大脑本身有无淋巴系统这件事还是有些存疑的。
根据解剖学,人的大脑外部一共有三层膜,由外至内分别是硬脑膜、蛛网膜和紧贴大脑的软脑膜。
虽然最外层的硬脑膜上面存在着淋巴系统,但是作为最外层的脑膜,它的作用到底还有没有那么明显?
仅凭通过硬脑膜上的淋巴系统来加强引流,真的可以缓解并且治愈阿尔兹海默症吗?
按照治疗效果来看,这个手术主要是为了让淋巴系统引流能力加强后,用来清除一些大脑代谢产生的废物,就比如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淀粉样蛋白。
但是通过一个手术大张旗鼓地消灭淀粉样蛋白,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。
淀粉样蛋白目前只是人们对阿尔兹海默症产生病因的分析之一,谁也不能确保淀粉样蛋白清除完后,不会有其他因素继续干扰大脑,产生阿尔兹海默症。
不仅如此,去除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的方法多种多样,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做手术的情况下,通过单克隆抗体把这种蛋白清除。
因此这个手术的有效性目前还是存疑的状态,毕竟通过淋巴引流导致淀粉样蛋白降低,治疗甚至“治愈”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最完善的办法。
正常来说,判断自己有没有得病,一般来说需要通过临床的诊断来进行相应的判断。
老年人在做CT时,常常会发现自己的体检报告上写了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脑萎缩。
有的人就会被吓一跳,自己难道要老年痴呆了?但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的症状出现啊!
这就是阿尔兹海默症狡猾的一点,有时候出现脑萎缩的人不会患阿尔兹海默症。
但是有的老人已经明显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,可是做CT检查时,却显示没有脑萎缩。
那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得阿尔兹海默症呢?这也很简单。
如果是早期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,最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看自己有没有变糊涂。
比如丧失了许多记忆,刚开口说的话转头就忘了,判断力也大不如前,有时候明明没有什么事情,但是一件小的意外就会让自己焦虑、不安。
这种情况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,很可能自己走了不知道几百次的路,有一天突然就不认识了。
明明是简单或者熟悉的词,但就是说不出来,也无法用其他词代替,感觉有什么东西堵住了自己的嘴巴。
再严重一点的人会出现明显的性格变化,一个很沉默的人突然变得开朗大方,碰到谁都想唠几句,而平时最喜欢说话的那个人却沉默不语,一言不发。
如果家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,我们平时要多关注他们。
有时候老人可能会怕麻烦,不肯说自己的情况,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,一旦发现异常,及时就医。
我们可以多注意老人的血压问题,并且有一点少有人关注的是,要保护老年人的听力,如果听力出现了问题,要尽早使用助听器。
不仅如此,还要注意保护老人的头部,少抽烟少喝酒,养成良好且规律的作息,这都对预防阿尔兹海默症有着很大的作用。
面对阿尔兹海默症,我们不应只是束手无策,而应积极行动起来。
无论是患者、家属还是社会各界,都应加强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理解,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。
虽然现在医学界还没有研发出,能够彻底治愈阿尔兹海默症的药品,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不断进步的医学界总会创造出一个奇迹。
在此之前,我们需要给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多一点包容,给予他们支持与依靠,陪伴在他们身边。
因为患病不是他们的初心,他们也是作为受害者,被席卷到了这场疾病当中。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参考:
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在中国获批,每月一针,5个月前刚在美获批
2024-12-18 16:55·文汇